田连元评书王文

- 格式:MP3
- 状态:完结
- 语言:普通话
- 长度:1回
- 大小:4.64MB
- 播音:田连元
- 比特率:32kbps
王文王凤岐:夫妻潜伏什刹海 密台电波传情报
1942年的初冬,烟袋斜街西口东北向的小石碑胡同11号小院搬进陈老太太一家,“儿子”王文(此时化名陈尽忠)原名吴启满,“儿媳”王凤岐(原名刘桂芬),他们俩都是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社会部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情报人员,到北平建立秘密电台。而陈老太太则是情报站为他们俩找的“妈妈”。
潜伏北平
模仿日伪电台手法发报
通过关系,一家三口上了“北京户口”。之后又搬到了旧鼓楼大街西边的大石桥胡同7号。7号独门独院,房东是位姓付的日本宪兵队翻译官,对门儿是个在伪警察所混事的张警长,这在日本人占领的北平四九城,有这么二位罩着,谁还会来找麻烦。
按照规定,3个月后,站稳了脚的王文、王凤岐开始工作了。黄浩情报组把王文在妙峰山游击区使用过的5瓦干电池发报机,托法国朋友贝熙业大夫用汽车秘密运进北平。可没承想电台输出功率太小,在北平用不了。
王文只好自己组装电台,趁赶庙会的时候去地摊上淘旧无线电配件,没有工具,他就用剪子、斧子、菜刀、生煤火的通条,土法上马,王文还搞到了一部美国海军用的长短波两用收音机改作收报机。
为了避开日伪侦测台监听时段,王文就在后半夜2点到5点,抓住空隙,与社会部电台通联。他还大胆地模仿日伪电台报务员的手法,就是日伪电台报务员听到呼叫,还以为是自己人的电台在工作。
屡传情报
被赞“抵得上十万兵马”
1943年8月5日深夜,设在阜成门内翠花横街9号中央社会部的一部秘密电台被日本宪兵起获,王文密台只好立即撤离。
趁着夜色,王文、王凤岐将发报机装在一个煤油桶里,在北院挖了一个深坑埋起来,在上面砌了花池,种上花。王凤岐包好改装的收报机,送到东四十一条胡同西口交接点,交给了地下交通员黄云。
1946年10月15日,王文潜入北平城建立秘密电台,掩护身份是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今民康胡同)影悟无线电商行的技术员。
1947年10月20日至23日,解放军在清风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队1.7万多人,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这个情报就是王文电台发出的。
随后,王文又将石门(今石家庄)国民党军队兵力空虚、敌人内部矛盾重重、增援迟缓、建议攻打石家庄的情报相继发出。1947年11月12日,晋察冀解放军解放了石家庄,全歼守敌2.4万余人。从此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资料
人物小传
王文(1917—1992)原名叫吴启满,安徽金寨县桃岭胡店村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西路军,1938年到莫斯科学习无线电通讯和情报工作。回国后在北平、上海等地从事情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市公安局副处长、处长、副局长等职。1992年7月因病逝世。
王凤岐(1916—)原名刘桂芬,河北安新县大张庄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区妇联武装部游击队长,后在北平从事情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公安局边防检查股股长、侦察股股长、行政处招待所所长等职。









小八义
田连元评书《小八义》叙宋徽宗时,落难公子周顺与表兄徐文彪、江湖好汉尉迟霄、唐铁牛、梁山好汉后代孔生、...
杨家将
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契丹)、西夏入侵的故事。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前仆后继的感人...
包公案
《包公案》的题材,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包公故事,也有部分采录自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中的有关材料而加以编...
刘秀传
刘秀的另一个称谓是光武皇帝,光指的是刘秀能够恢宏祖业,武指的是评定祸乱。这两个字完整地概括了刘秀的一...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 原名《忠烈侠义传》,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公案侠义小说,此书流传极广,影响深远,几乎家喻户晓...
双镖记
《双镖记》是田连元播讲的评书,主要讲述施仕纶的办案经历,以及江湖和朝廷恩怨。《双镖记》是《施公案》的...
李元霸别传
《隋唐英雄别传系列》之一,改编自田连元先生的评书《隋唐演义》。01.李元霸出世,02.金殿夺金牌,03.金锤挂...
海青天
海瑞(1514-1587)字汝贤,琼山人,举人出身。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
施公案(电台精编版)
《施公案》又名《五女七贞》,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